農曆曆法

2021-09-06

鄒俊

返回首頁

在人類文明的成長過程中,天文對人們的影響最深遠,每個地區的智者為了傳承文化,會用各種節氣節日來普及風俗習慣,以引導大家養成順應天地自然的規律來生活、學習和工作。改進的曆法依據地球自轉公轉、月球朔望周期、北斗運轉的節氣指向,同時參照太陽回歸線和五星運行規律來制定。

陽  曆:

陽曆為太陽系統,以冬至為一年的起始。立春為節,冬至為中氣,節以朔旦為起始,中氣以望月為立極,故以冬至和望月重合作為元年元日。以 1、2、3 …… 11、12 月表示,夏至長冬至短是黃道運行和近日點遠日點的規律,故夏季 6、7、8 月多兩日,大月集中在此每月 32 天。8 個月 30 天,春節 2 月少一天為 29 天,閏年過春節就多休息一天。“年”為大雁在南方,午月初五反向北斗指子,即子月過年。“歲”為從甲開始每四年一閏,到戊年少一天和少一天止於戌年。每年有餘三時,故年年有餘,四年積累一天以閏年,有餘陽才會持續前進。

月  曆:

月曆為地月系統,在卦為艮為正月。冬至那天日照最短黑夜最長,過後日照時間逐漸變長,由於地氣沒有達到地表,氣溫並沒有跟隨上升,反而是到了最冷的小寒大寒節氣,其間的晦朔之日最陰寒,越是陽氣不足越需要人們團聚,故把冬至後的第一個朔日(閏月為第二個),即一年之初,一月之初,一日之初定為聖旦。聖旦前一天的晦日為平安夜,人民相聚在一起圍著篝火跳舞,在城市因為安全考慮就把篝火改成會發光的聖旦樹。立春前後,冬至後的第二個朔日定為元旦,大年三十家人團圓守歲,共同祝願新春快樂,萬事如意。冬至在家廟祭拜導師毛澤東,聖旦祭拜聖賢英雄,元旦祭拜列祖列宗。“舉頭三尺有神明”,祭拜的時候,從易象可提前預測與乾位相應的人事。

聖旦節為了給家人帶來祝福與安康,會有吃紅蘋果的習俗,也以老年人為乾圓,紅色為離火,鹿為精足來寓意天上的太陽,因此有聖旦老人戴著紅帽駕著鹿車奔跑的畫面,陽光就是他送給全世界人民最好的禮物。

Christma 的由來:

中華文化傳到西方,把冬至後的第一個朔日稱之為 Christma,為師徒聚餐日,久了之後人們忘記其來源,只記得是 12 月 25 日。西方學走了聖誕節,從而有“可惜了”的嘆語!耶穌的諧音為月初、夜蘇,jesus 是左昇右降的日月和陽光月華,為一個週期連著一個週期和南回歸線的陽光,由此衍生出聖潔的花環。聖誕節正好是冬至後的第一個朔旦為丑日,七日來復,第八天是申日為西曆公元元年元日。

春  節:

干支節氣曆為北斗廿八星宿和五星系統,分廿四節氣,立春雨水為寅月,驚蟄春分為卯月,清明穀雨為辰月,立夏小滿為巳月,芒種夏至為午月,小暑大暑為未月,立秋處暑為申月,白露秋分為酉月,寒露霜降為戌月,立冬小雪為亥月,大雪冬至為子月,小寒大寒為丑月。寅在地支排行為三,三為甲木之數,所以一歲以立春為初始。

月曆每隔幾年要閏月才同干支系統共頻,巳午與四五月同音,其節氣就不會跑到其他月份。比如清明節最適合踏青,但這一天要上山掃墓,得莊嚴肅穆,還需增加一個人們聚會遊玩的節日,於是定在三月初三,即上巳節。農歷三月在辰月,如果跑到卯月比較前的日期就要閏月,通過閏月使月曆與節氣同頻較正曆法,被稱之為女媧補天。上巳節踏青人們會聚在一起跳長蛇形的“樂舞”,以“諧萬民、安賓客、悅遠人”。

連山易是艮卦起的易學推理模型,如月曆;歸藏易為龜藏,北斗運轉的觀測度數,為干支曆;周易為地月公轉相合的推算時日,為陽曆。我們的農曆用的是連山易+歸藏易+周易,而西曆主要是太陽曆,兌為缺,所以二月缺兩天。

週天運轉之數為十(天干)和十二(地支),去掉一周七天的排列,改成一旬十天的干支循環。每十天休息兩天或三天,也就是一個月放假六到九天,甲到庚一周七天工作,辛日幹辛苦的活、學習交流、唱歌跳舞和吃美食,壬日適合閱讀、思考、禱告,癸日適合做客做東或休養靜坐。

時間節點不以北京時間為準,以東七區為準,或四季節氣最明顯合拍的地區,貴州的天文觀測中心也在東七區,華北、東北、華東的天氣相對於東七區寒冷,冬天正適合晚一個小時工作。建議電腦、手機、手表的曆法都要把干支四柱加上去,天干地支是涉及天機的中華傳統文化精髓。

備  注:

太陽歷大月 32 天,32 為火澤睽卦,代表外熱內涼的居住環境,又如一汪秋水的眼睛,或者像葵瓜子和美麗的手指。大月有 3,變卦為火天大有卦,指日月星辰皆明亮。32 除以 8 是整數為坤卦代表萬物收穫,相加數又為 5 代表長夏轉換時節。

2 月 29 天,2 和 9 為兌乾,代表肺金,相加數除以 8 餘 3,代表心臟和紅紅火火過新年,指心肺功能強盛。澤天夬為祝福新年大吉,祝願心想事成。變卦為雷天大壯,指長輩發壓嵗錢,領導人在民間走親戚團年過節。29 除以 8 餘 5 為巽卦,指順順利利,事事如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