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皇五帝

2021-05-27

鄒俊

返回首頁

一縷曙光衝破夜空天地始分,四季形如圓盤照耀地球;十五圓月指引人們前行,月光柔和似玉盤;北斗循環往復有四季變化,萬物茂盛的季節滿天星辰召示著人類文明的起源。在很久很久以前,人類根據圭影變化、月相朔望和風雲高低推算出春夏秋冬的節氣規律,打破混沌的星空找到宇宙的極點,確定東西南北方向,建立以北斗為中樞日月相易的天道文化。人們把發現日月星辰規律從蒙昧中走出來的始祖尊為盤古,寓意堅如磐石、亙古不變,並且留有“開天闢地”的神話。隨著工具度量的發明,舟橋車屋的造建,婚嫁禮儀的制定,社會管理的運行,風俗習慣的形成,文化藝術的誕生,人類從原始社會進入文明社會。

三皇五帝是天地人三才構建的政治體制和中華文明脈落的梳理。“皇”為北極星、日月、高山合體的王,“白”上一點為北極星,“曰”為日月合體,即白天的王和夜晚白色的王,還有九天之上眾星捧辰的王。“王”為高大、厚實、秀麗的山,以及四海八方最有氣勢的山脈形成的疆土。神農、太昊、后皇合為三皇,為北辰、太陽系和地月系統三種天體運轉體系。“帝”為北斗指向北極星的天體組合,五帝為金木水火土五星,也為五個歷史執政時期。

谷神教天下斲木為耜,揉木為耒,種植五穀,使萬民食飲無憂。相土地之宜,分辯燥濕、肥薄、高下,嚐百草之滋味,泉水之甘苦,令萬民知其居所。他的德行和能力如天上北斗,柄指東而天下春,其傳播的稼穑之術,百藥之法為農耕文明和醫藥文化奠定基礎,後世的人民尊稱為神農。

“昊”為天上的日月,日出江花紅勝火、新月吐峨嵋為少昊,炎炎熾日當空照、中天懸明月為太昊。昊天上帝通過日月盈昃而始作易,定天地上下方位,分陰陽之數,推列三光,建四立兩分兩至,以應廿四節氣。以日中、望月為市,民之所聚,貨有所集,交易而退,各得其所

女媧賦予人類文化屬性,脫離動物習性,建立婚姻制度,用音樂導引之術調衡人的身心,提升人們的智慧,即女媧造人。或者為女娃長大成人生兒育女和摶土造人,也指月球圍繞地球旋轉產生的和氣繁育萬物。“哇啊”這麼美的月象!從而有“媧”字的創造。女媧的母親為地球,仁愛無私、厚德載物的養育生靈,被人們尊為后皇。

伏羲繼天而為王,仰觀天文,俯察地理,近取諸身,遠取諸物,始畫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類萬物之情。他的德行如日月普照萬民,建立一代文明;他的修為如青山伴大地,以夫婿身份治理天下;他的智慧如溪水,澤潤眾生,廣濟後世。為保護糧食不被野獸偷竊和賊寇搶掠而出現虧損,根據星月的變化和動向而進行伏擊,此為伏襲;以腹式呼吸法練氣功,雙手放在腿上為扶膝;伏臥大地日月相伴我為王,黍粱稻菽挺拔時節我最秀為伏羲。

角宿仲春出現在地平線上,萬象更新龍抬頭,中華文明在上古時期,似陽光普灑大地,萬民如春風沐浴,為東方青帝時期;驕陽似火,滿天星辰,朱雀在南,華夏文明繁榮茂盛,農耕文化傳播四方,為炎帝時期;黃裳鋪天,勾陳踞中央,國富民強,五穀豐登,逐鹿中原,為中央黃帝時期;長庚星出現在西方上空,秋高氣爽,霞光萬丈,龍鳳呈祥,為西方金帝時期;天高顯碧,壬癸玄武居於坎位,月相輪轉四時有定,中華文化成體系,依天道法則而治國,為北方玄帝時期。

有五千年文明的積累和沉澱,才有對祖先功績的褒贊和書寫,才有對文化的傳承和發揚,才有三皇五帝系統的演繹和歸納。

備注:

1、三皇五帝是帝皇(神傳)文明,夏商周三王為山岳(聖賢)文明,漢唐是風雷(英雄)文明,善和(中教)文明承繼前幾代文明加上三界五行和人民民主。紅日東昇,萬物復甦,輕風微拂;金丹入雲,霞光映地,百鳥朝鳳;月華普照,五星連珠,眾山顯秀;滿天星斗,導師領航,諸宿拱衛;晦日陰天,燈籠高掛,團結互助。

2、“女”為爻變形,似女人的形象;“一”出頭寓意任沖脈盛;二“乂”相連為繁衍不息;“爻”有陰陽,指孕育的胎兒有男女之分。“母”為女+丹,中間兌卦+坎卦為白色乳汁,代表能量和智慧。

百家姓解讀之“王”:王為高大美的山,高深為“工”,厚大為“十”,秀美為“三”;四筆為震卦指拔地而起。有穩當後背和底蘊深厚的文化,才能虎嘯四方統領諸侯。

① 『淮南子·修務訓』;② ③ 『周易·系辭下』。